停車難是一個老問題,近年來相關部門積極采取了措施,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,不僅影響市民的生活質量,也成為掣肘城市發展的頑疾。在此情況下,如何破解停車難,仍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道考題。
湖北齊星智能垂直循環立體車庫(組)
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周勇:停車難既是民生難題,也是產業良機
“我也知道停在這里多半會被貼單,可真的是沒有地方停車?!贝汗澢跋Γ瑏砉菊咀詈笠话鄭彽闹芟壬谙掳嗪笞叩杰嚺?,看著車前擋風玻璃上多了一張罰單,無奈地直搖頭。
市中心的辦公樓本身停車泊位有限,又毗鄰兩所醫院,附近也沒有公共停車場,周先生和他的同事們每天都為了找停車位苦惱不已。
在我國進入“汽車時代”后,周先生的遭遇想必在很多車主看來,都是感同身受、心有戚戚焉。大家每天需要思考的一個共同問題是:“車停哪?”
“我也在想‘車停哪’這個問題,但有一組數據讓我大開眼界——我國每年新增上千萬輛汽車,扣除報廢車的數量和部分路面的停車位及地面非立體車位數量,以每個車位3~5萬元計,從全國來看這將是每年幾千億元產值的巨大市場!”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周勇認為,停車難既是重大的民生問題,也是產業發展的良機。
“我覺得完全可以這么想,停車位的嚴重短缺,也揭示了停車場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。再往深里想,這還將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和大量的就業及財政收入,形成一個長期的經濟增長點?!痹谥苡驴磥恚绻軌蛟谕\噲鲂袠I的發展方向上有所引導,將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?!?/p>
不過,周勇也提出:如果是按照傳統思維,停車場不夠就多建停車場,那只怕藍海市場也要變成紅海市場,更何況土地本身就是有限的。要這么理解,停車位稀缺醞釀著巨大的創新機遇,政府應大力倡導通過創新予以問題的緩解和產業的發展。
周勇認為,智慧停車方案是停車產業的發展大方向。“通過把智能化、信息化的技術與立體化、機械化的停車設備結合起來,可以大大提升車位利用效率和出行體驗。構建基于點狀的、循環的、分布式的城市運營云平臺系統,打造智慧停車的新模式、新格局,完全可以實現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的新提升、新跨越。”
遺憾的是,與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、老少通吃相比,智慧停車方案的實施在我國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不充分現象,數據體系建設在很多地區的行政區劃之間也沒有打通。
周勇表示,加大政企合作力度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或為進一步推動的著力點。即實施牌照管理等市場準入制度,率先在一二線城市開展合作試點,由具有較強經濟實力、社會責任感強、跨區域業務布局廣、整體操盤運營經驗和與政府合作經驗豐富的企業,與政府合作打造智慧停車示范項目,主導智慧停車體系構建,探索產業發展路徑,減少惡性競爭,實現社會資源集約化和最優化。
“與此同時,遵循城市發展規律,將路邊停車、公共停車場等優質停車資源,與舊城改造、城市更新等統籌規劃,實現輕重資產相結合,提高智慧停車經營規模與效益?!敝苡抡J為,智慧停車屬于民生產業領域,也可以優先應用5G、人工智能等基礎創新科技,通過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手段有效解決傳統停車信息不對稱、結構不合理問題,進而引領新能源、自動駕駛等汽車未來發展潮流,為人們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。
上一篇: 為什么有些地方立體車庫建成后又被拆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