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嶺市城北街道城區停車難怎么緩解?停車泊位收費如何實施?4月1日上午,人大城北街道工委組織召開城市停車位管理意見征詢會,就即將建設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向人大代表、選民代表以及機關干部、相關村(居)負責人、職能部門負責人、企業負責人等征詢意見和建議,群策群力規范轄區路邊停車秩序。
當前,城北轄區內私家車越來越多,加上流動人口基數大,大量外地車輛輸入,使得公共停車資源日趨緊張。雖然街道加強了一系列執法措施,遏制了各主干道路兩側的亂停車現象,但停車難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。這其中有公共停車資源的剛需不足問題,更有車輛長期占據車位致使停車資源浪費的內在原因。
在這方面,與會人員有切身感受。“山馬工業區現在停車太難了,很多車占著車位,車位利用率太低了。”市人大代表馬小福吐苦水。市交警大隊城區三中隊負責人也表示,辦事群眾有時候轉好幾圈都沒車位停,抱怨的聲音不少。
早在去年,城北街道就開始醞釀實施停車泊位收費管理,發揮價格杠桿作用,將擁堵區域的車輛往周邊空閑路段引導,緩解停車緊張狀況。經過多方考察調研,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建設終于擺上日程,擬在服務業集中路段及街道周邊路段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統,清除“霸王車”“僵尸車”等,提高車位周轉率,解決臨時停車難問題。該系統融入全市統一的靜態交通管理平臺,硬件設備包含咪表、地磁、PDA、三級誘導屏等。收費標準按照溫發改〔2016〕55號文件實行。
對于這個利好舉措,大家一致表示支持,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。如幼兒園、小學周邊路段接送車輛較多,要認真規劃是否需要設置咪表;可以選擇在重點擁堵區塊搞試點,以點帶面推進停車泊位收費;建議加強智慧停車系統推開后的后期管理,避免虎頭蛇尾;準確掌握咪表設置地段的土地性質,避免實施后產生新問題;充分利用邊角地建設臨時停車位,加強小區內部停車管理;整合現有路面資源,拓寬停車空間。
懇談中,最讓大家擔心的是,收費后可能會對周邊小區造成更大的停車壓力,“像方家小區、前岸小區、橫塘小區、石粘新區、東普新區等主街道周邊的居民小區本來車位就不夠用,實行咪表收費后,外來車輛怕是要跟小區居民爭車位,這一點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應對辦法。”
會上,街道分管負責人對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一一予以回應,表示將認真吸收大家的意見,在下一步實施過程中充分予以考慮。
城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正德表示,建設智慧停車管理系統是規范轄區停車秩序的“一劑良藥”,對于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,街道城建辦將會同行政執法、交警、公安等部門細化實施方案,為黨工委、辦事處決策提供依據,爭取讓這項利民措施盡快實施。